尹波 | 东亚四强赛,会是最后一届吗?
东亚四强赛首轮国足0比3完败韩国后,有韩媒认为,由于中国队快速退步,东亚四强赛已经名不副实,唯一有价值的场次只剩下韩、日两队之间的那场交锋。这种趋势延续下去,举办东亚四强赛的意义就不大了,可以考虑取消,而以两年一度的韩、日对抗赛代替。次轮国足绝对劣势下0比2再负11名首发全部轮换的日本,估计韩媒这一观点有可能引发日媒的共鸣,东亚四强赛前景不妙。
若跟韩国、日本一线国脚过招,0比3、0比2这样的比分并非说不过去。去年世预赛小组赛,国足两度对阵拥有孙兴慜、李刚仁等旅欧球星的韩国分别以0比3、0比1失利,没人觉得不正常。18强赛两负旅欧球星云集的日本,首战0比7输得太多了些,再战1比3,过程就好了很多。尽管比分惨不忍睹,但毕竟双方都是一队对一队,实力差距摆在那儿,大家不会感到意外。
然而,这次东亚四强赛,韩、日旅欧球星均未归役,他们的国家队皆由本土联赛球员组成,韩国23人阵容20人来自K联赛,3人来自近邻的J联赛。日本则23人都来自J联赛。所以,韩国派出的是“三队”,日本甚至算不上“三队”,更像“四队”。这次日、中相遇,森保一把首轮6比1大胜中国香港的那批队员统统放上替补席,用了全新的首发11人。23名报名国脚,除第三门将以外都出场参赛。
比较之下,中国队虽然以相对年轻的国脚组成,却毫无疑问是“一队”。你一队输给人家一队,输再多也有理由;你一队输给人家二队就够难看的了,眼下居然输给人家三队、四队,这脸往哪儿搁?
因此,假如人家真提出取消东亚四强赛,你听了肯定不是个滋味,肯定不想同意,可又能怎样?你用什么去反驳人家?一个传统区域性国际赛事,六场比赛有五场是鸡肋,这比赛还有啥办头?
回顾东亚四强赛的历史,中国对这项赛事的重视程度一直在韩、日之上,差不多每次都派出最强阵容。韩、日每次都有所保留,不过前期他们对中国优势没有那么明显,还是会派部分主力参赛。那时韩、日旅欧球星人数有限,其国内联赛输送的国脚至少占据国家队半壁江山,即使以国内联赛球员为主组队,实力也不弱。因韩、日、中三队档次基本一致,而第四支球队当时还不是中国香港,朝鲜、澳大利亚都有过参赛经历,“四强赛”称得上实至名归。
那个时期,韩、日派什么样的阵容征战东亚四强赛,往往由中国队的竞争力来决定。中国队比较强的时候,韩、日都不敢怠慢,也会召集更强的国脚认真对待。作为历届世界杯正赛常客,东亚四强赛显然不属于韩、日第一序列赛事,只是他们哪怕并不在意,也不想输给中国。而常年缺席世界杯正赛,亚洲杯亦从未夺冠的中国队,东亚四强赛几乎是他们出人头地仅有的机会。中国队战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比赛,大多出自这项赛事。高洪波、邓卓翔等人的名气,就是靠东亚四强赛打响的。
令人唏嘘的是,随着中国队竞争力逐渐下降,韩、日出征东亚四强赛的阵容成色越来越低。人家派二队便足以赢你,干嘛要再让一队那些球星劳师远征?如今,他们连二队也不屑派了。韩、日这次参赛的是“三队”、“四队”,这些边缘国脚和新国脚,平时没在一起踢过正式国际比赛,默契度不够,依然能够轻轻松松地零封你3比0、2比0,证明中国队的确不再有资格跟人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玩了。如果不能尽快止住下滑的颓势,东亚四强赛被取消,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玩笑或一个倡议了。